各学院(部):
为进一步结合学院实际,有针对性的深入讲解行业发展、专业发展、就业形势、求职准备、职业发展等,切实推进行业、专业、就业、职业的有效衔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生涯发展教育,促进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2-2)》课程将以院部为主体,开展“院本化”建设。为保障课程建设质量,有效发挥第一课堂育人功能,现就加强课程建设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结合各学院学科特点、行业需求及学生成长规律,构建“一院一特色”的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的专业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二、基本原则
(1)需求导向:聚焦学科行业发展趋势、用人单位需求及学生职业发展痛点。
(2)协同育人:整合校内外资源,联动专业教师、企业导师、校友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3)突出实践:扎实做好生涯访谈、企业研学、求职体验等实践环节,增强课程学习实效。
三、课程建设
(1)师资。各学院(部)建设课程团队,团队由专业教师组、学工组、校外导师组成。课程负责人一般由专任教师(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担任。
(2)课时。课程设12个课内讲授学时、6个实践学时。建议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执行,大三前完成全覆盖。
(3)开课规模。各学院(部)根据专业学生人数和师资配比情况设置开课规模。
(4)成绩评定。课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结合平时作业与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等级赋分。
四、授课对象
全体本科生。该方案从2024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五、教学内容
结合当前学生就业的新形势,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参考课程大纲,各学院(部)根据专业就业特点,进行特色化建设。(参考课程大纲发送课程联系人邮箱)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建课程团队,开展课程建设。要将课程作为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实现招生—培养—就业有效联动的重要工作抓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
2.确保课程质量。各学院(部)要深入研究学生就业工作,课程要紧密结合学院学生培养目标、学院学生就业形势、专业就业特点,符合学院人才培养实际。要定期开展课程研讨和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要制定完善课程效果反馈机制,确保课程建设质量。
3.总结建设经验。各学院(部)要及时总结课程建设有益经验,培育名师、金课。
七、课程安排
请各学院与5月15日前将课程团队建设情况表(附加1)报送至邮箱huxiaobo@upc.edu.cn。
课程相关的教学安排按照学校教务处下发的教学任务相关通知执行。
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联系人:胡晓波,电话:86983079。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