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南京大学2017级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曾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蒙古国办事处乌兰巴托实习
2019.7.1到2019.9.30朱咏青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蒙古国办事处任人力资源和社情分析实习生。谈及申请实习的缘由,她说:“进入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是我矢志不渝的目标,也是我个人职业道路规划中重要的一站,我想在年轻时尝试各种不同的生活。” 事实上,朱咏青对联合国的兴趣可溯至大一,刚入校门的她从NAIO的各种讲座分享中受益良多,随后便加入了菁英库。大二下学期,考虑到时间成本、职位匹配度等因素,她决定向UNICEF递出申请。“我从没想过自己能够申上,但实在不想失去这样好的机会。试一下不会有损失,不试又怎么知道自己能够被选上呢?”,她说。 除却GPA和各种校内活动,一直以来的各种尝试和实习为她的申请奠定了基础。咨询公司的实习经历和在Learning Enterprise China支教项目的志愿服务等丰富经历引起了面试官的兴趣,最终她获得了UNICEF的通行证。 在朱咏青眼里,联合国的日常工作总是很“精彩”,多元且充满变化。作为人力资源专员,朱咏青参与了人力资源系统运营,统计了员工的学习发展和出勤情况,多次参与组织招聘面试。同时,她要掌握UNICEF财务系统,进行儿基会内部财务预算及审批。谈及她的工作,她说“作为运行部门的一员,协调各项事务,服务项目组同事都要通过谈话实现。而进行高效有质量的沟通,谈话贡献度是关键。所以我最起码需要了解每个人的个人情况、主要工作内容、现在跟什么项目。做HR确实要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在UNICEF,朱咏青对联合国的高效的运行机制印象深刻,“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权威的多边政府间组织,其威信并非来自于自说自话的表演,而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的高度专业性和责任感。”她介绍道,UNICEF采用“Π”字型的运作结构,最上面一横是 “决策层”,左下一竖代表运行部门,右下一竖代表具体项目组。各部分分工明确,合作紧密,互相支持监督,有效保证了儿基会内部管理的透明、高效,外部参与社会事务的专业、有效。
对于朱咏青而言,实习期间印象最深刻的工作莫过于在九月初前往Umnubogi省的田野调查。为期四天三夜的行程中,UNICEF团队,包括教育专家、健康专家、数据专家、副代表等会见了当地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和省级政府的负责人,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社会现状,并出席政府发布会,对外公示了儿基会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澳大利亚大使馆、蒙古政府等合作完成的2018年度蒙古社情数据报告。“在调研中,我主要负责沟通交流、信息采集,一天内可能需要对省教育厅厅长,乡村教师,学生等各种人进行采访。当然,我所做的只是很小一部分,UNICEF多部门分工、综合性的操作让我见识到了一个项目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精密和不易”,她很开心自己能参与其中,得以更细致和深入地了解一个项目落地实施的过程。她也十分感谢中方负责国际组织实习的老师,正是他们的推荐和支持让她获得了这一宝贵机会。田野调查也对她做社情分析,撰写有关当地儿童的分析报告大有裨益。结合这次经历,通过联合国内网、专家访谈、文献查阅等途径搜集了蒙古国情的相关数据,她在报告中总结了权力分散化、经济成分复杂化、贫困儿童边缘化等趋势。目前,这些报告存于儿基会资料库,用于更新对外文件,供应项目研究等需求。在短短三个月中,朱咏青住过呼斯台国家公园里最简陋质朴的蒙古包,也住过沙漠戈壁中心新建的现代化的营地;见过帐篷区遍地的垃圾和乱飞的苍蝇,见过小学中干净整齐、设施先进的牙科诊所。蒙古不是什么发达国家,但也绝不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她很高兴能在蒙古迈向未来的过程中见证、理解并为帮助这个国家付出努力。为什么要去蒙古?朱咏青说这是大家都会问她的问题,事实上这实属偶然。但现在她感悟道:“在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日渐频繁、‘丝绸之路经济带’等议题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的今天,类似中蒙文化交往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比中西方文化交往有着更现实的意义。其实,蒙古文化与中华文化并发一韧,从根儿上讲属于东方文化圈。但近代蒙古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又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不同,再加上中蒙近代以来交往中繁荣与龃龉并存,当代青年如何在蒙古、在国际组织这代表中国贡献力量,为中国发声,打开交流的通道,我觉得是一项重大责任。”在实习的最后,作为联合国大院里唯一一张中国面孔,朱咏青凭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庆祝中蒙建交70周年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的邀请函。在活动中,她与中国驻蒙古国邢海明大使,英国、欧盟、德国驻蒙古大使,美国驻蒙古大使馆武官等重要嘉宾均进行了良好交流,并互留联系方式。对于朱咏青来说,国际公务员的实习经历是她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够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同时她也学会用更加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