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经验分享 | 章琪:跨越再跨越,探索无限可能
2021/03/04
3661
人物简介】章琪,复旦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文献信息中心2018级研究生,复旦-巴黎高师人文合作项目第三期学生。2020年赴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图书馆外联部进行为期六个月实习,主要协助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活动策划。2020和2021两年作为中方学生代表参加阿尔卑巴赫峰会,与世界青年对话。

图片


                                                                   章 琪

章琪,复旦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文献信息中心2018级研究生,复旦-巴黎高师人文合作项目第三期学生。2020年赴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图书馆外联部进行为期六个月实习,主要协助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活动策划。2020和2021两年作为中方学生代表参加阿尔卑巴赫峰会,与世界青年对话。


初探国际发展


图片

2019年底我结束德企实习和加拿大的交换项目,一周之内途径埃屯,温哥华,杭州,上海,巴黎,到达联合国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办公室。脑海中回放着不同城市,不同文化里纷杂迥然的片段剪影,一抬头看到联合国徽章高悬的大厅,心里想着,大概就在这里了——我将见识到一个剥离了地域性格的世界。

图片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Geneva,UNOG)是联合国秘书处驻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办事处,是规模仅次于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联合国机构。办事处的主要办公场所为前国际联盟总部万国宫。办事处由一名总干事直接向联合国秘书长负责。

我规划这份国际组织实习是从2017年开始的。本科毕业时感觉做纯科研有些吃力,想寻找新的可能性,于是保送了完全不同领域的专硕,目标是以最大限度与高质量信息相处,尽可能广博地接触新事物。

感谢复旦提供的平台,在一系列联合培养,交换项目与实习中,我的视野拓展到七年前无法想象的宽度。随着知识储备丰富,我越来越多地想归纳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趋势。对于仍然带着化学视角看世界的我来说,它外化成了这些问题: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德国工业4.0背后,人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变化?可持续发展旨在把什么留给后代?未来人类的生活可以是什么样子?我想寻找不同群体前进中的共性,一方面满足好奇心,一方面作为毕业生,也想为自己确立一条能与个人发展绑定,有信念持续投入,可以安放职业生涯的航道。


尝试中确定方向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除了接触尽可能多的文化,还需要观察一个解构了文化基础与地域发展的集合,尝试理解它所具有的跨阶段、跨观念的目标与愿景。因此我最初选择了三个职位,Knowledge and Learning Commons (KLC) 项目的策划,可持续发展实验室的数据分析,以及亚发行的影响力投资。前两个录用都很顺利,依据专业实习要求选择了KLC,亚发行人事有明确时间节点,与加拿大签证背调协调不好所以放弃,第二年因为疫情无法成行,就很遗憾。

图片

                                                                     和达沃斯合作的活动

说回这份工作,KLC所属的外联部依托图书馆平台,策划并支持各类与联合国使命相关的讲座、研讨会、展览。KLC负责与通信、科创、可持续、工作质量、外交与合作六大主题下的研讨活动。

图片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图书馆核心职责如下:

1. 向来自秘书处、常驻代表团、联合国附属组织和机构、非政府组织、新闻界、学术界或专业界的使用人提供一般资料、图书馆藏书、电子服务和专门研究设施;

2. 取得并保存图书馆材料和联合国文件,包括与此种收集资料有关的数据处理工作,编制内容目录和索引并出版文献目录参考书,供从事资料检索;

3. 保存并提供研究设施,供利用国际联盟档案的材料。

Talks依据联合国大事记与时事热点组织主题演讲、馆藏展览、读书与研讨会。同时还有宣传各国文化的Cultural Activities。整个策划团队在一起工作,客户来自各个组织。工作期间,我协助可持续发展实验室举办了SDG成果展与议题头脑风暴会,与达沃斯论坛一起策划了展望2030的嘉宾圆桌论坛,与斯洛伐克政府合作筹办了绿色星球摄影展,甚至加入过万国宫的园丁团队,共同组织生物多样性探索挑战。


从工作中学习观察


我从国际组织工作中观察到的第一个特征是强大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保证了生命力,对于生物来说是这样,对于政策,实体与人来说也是。普适的发展目标拥有一种包容性:它在各种环境下都有落脚点,任何主体也都有资格朝着它的方向靠近,并且取得进步。

在与SDG Lab合作组织的交流会中,我们探讨了近年ESG分析与影响力投资中常见的化学工业歧视。的确,基于石油原料的碳排放一直是化工企业被放在环境对立面的原因之一。然而随着轻量化,循环应用的发展,化工同样有机会通过技术升级,将正效用传递给消费、交运等行业,从而在整个产业链的维度上为减排做出贡献。那次交流会被设计成所有人都可发言,并能够在白板上自由张贴想法,帮助各方代表交换解决方案、合作信息。因此我们有机会听到不同产业的声音,最大程度上提高参与度并增强共识。

图片

                                                                            ESG三维度

同样的特性体现在妇女署的分享中。从反对童婚和割礼,到修正歧视性法律,到在各领域争取相同的待遇,来自不同背景的声音告诉我们,它们都在往前走。先前剥离的地域特征与发展阶段在这里回归了——性别平等目标是宏大的,但不同阶段的国家都能找到能做的事,也永远拥有进步的空间。

这种适应能力其实也可以体现在人的身上。我的同事是一位牛津的历史学生,原本负责人文方向的活动策划,之后协助图书馆后台标引了许多古老的拉丁文本,我也有帮忙。作为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却依然保持产出,从组织上下方方面面寻找自己能做贡献的那个点,这段经历让我为团队感到骄傲。

图片

                                                           拉丁文资料储藏室和同事

国际组织工作另一共通点是重视创新。联合国在2015年就启动了技术推动机制,世行,各基金会分别在各自领域为创新提供政策与经济的支持,与我国发布的创新驱动战略也不谋而合。

创新和适应能力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对现状的理解与适应激发了创新思维,而这些创新也是为适应未来做准备。

4月21日我参加了联合国世界创造力与创新日活动,这里展示的成就甚至远超一般对创新的想象。文化创意基金会支撑着民间艺术新形态,非洲地区的超低成本小房子,宇航工具跟踪的土地使用调研,输送疫苗的无人机……其实创新没有那么难。创新本质上是在向自然、社会、文化等不同学科学习,而学习本身就可以是永无止境的。顺便,2021年也是创意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非常值得期待。


最后的话


回到最开始的目标,直到现在,我也没法讲自己已经成功定义了一开始说的“大趋势”。但带着通过国际组织实习发现的这两点共性,保留适应能力,始终坚持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也就足够努力下去。职业生涯是个很长期的东西,起风的时候可以站在浪潮前端,风停了也没关系,因为始终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做过的事都不会白费。而保持开放,不断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寻找创新机会,就可以在任何环境中都做到一些自己认可的事。人类作为整体,也能在这种持续的贡献中积少成多,取得更广义的进步。

我一直留着联合国的纪念杯子,上面印着Agissez,这也是我想送给大家的最后一个词。世界需要我们的行动来变得更好,也祝愿大家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

来源:复旦国协FDG2IO(ID:FDG_2IO)

图文:章琪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